伊克昭盟(现鄂尔多斯市)在19世纪中叶,随着清王朝封建统治能力的不断衰落及卖官鬻爵政策的实施,加之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猖獗和不平等条约的签署,促使本就处于风雨飘摇的蒙古封建王公加紧对伊克昭盟牧民进行土地、物力、人力的苛政暴掠,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处于水深火热的零界状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伊克昭盟乌审旗出现了贫困蒙古族牧民自发组织的“独贵龙”运动,并逐渐席卷了整个现鄂尔多斯地区,点燃了广大牧民追求生存、平等、自由的星星之火。为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和平解放和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出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探究那段值得铭记的光荣历程,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关键历史见证物、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做一个简要的记述。
一、见证伊克昭盟民主主义革命萌芽的独贵龙签名图
独贵龙签名单
“独贵龙”蒙语为“圆圈或环形”的意思,也叫“独贵拉呼”,是鄂尔多斯人民在反帝、反封建实践中所形成的极具智慧的一种斗争形式。通过现存实物中我们不难看出,为了突出所有成员在具有平等身份认同的前提下,采取在约定地点以圆圈坐定讨论斗争问题,在达成一致意见后环形签名的方法,避免主要组织者身份的暴露的一种历史见证物。这种形式最早发源于乌审旗,1858年(咸丰八年)乌审旗贫苦牧民丕勒杰、朱勒杰尔嘎拉等人,利用这种形式逼迫伊盟盟长及乌审王公减少抢占耕地、债款摊牌的数量,极大地维护了牧民的生存保障权利。
现存于鄂尔多斯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独贵龙签名”图,是2008年8月复制于内蒙古博物院的仅存文物,是亚麻纸正方形版本,长:49厘米,宽:51.5厘米,高:0.05厘米,重:0.011千克。据征集时的考证,此件是席尼喇嘛领导时期的见证物。
二、伊克昭盟史料可查的独贵龙运动概况及斗争特点
中国旧民主主义时期的伊克昭盟“独贵龙”运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840年—1900年为初期萌生阶段;1902年—1910年反对清政府“放荒”开垦和“移民实边”的兴起阶段;1912年—1919年反对军阀统治和蒙古王公的顶峰阶段。三个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牧民斗争经验的积累,斗争形势和方法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下面就各阶段“独贵龙”运动的发展概况及斗争特征简述如下:
(一)、“独贵龙”初期阶段的主要事件及斗争特点
自1840年开始,发生在伊克昭盟的独贵龙运动主要有:1858年(咸丰八年)乌审旗丕勒杰等人领导的“独贵龙”运动;1866年(同治五年)鄂托克旗的“独贵龙”运动;1879年(光绪五年)札萨克旗以伊德木札布领导的“独贵龙”运动;1885年(光绪十一年)鄂托克旗人民的“独贵龙”运动;1891年(光绪十七年)乌审旗二等台吉乌勒吉德勒格尔在旗东部组织的“独贵龙”运动。以上“独贵龙”运动的主要特征是:参加人数规模较小,组织不够严密,斗争的诉求不高,力量单薄、影响不大,整体而言属于受压迫后的自发性反抗,群众斗争准备不足,组织机构及领导人没有固定,一般因事而聚,事毕则散,不能给蒙古族统治王公形成长期有效的压力,对阶级性统治的基本格局没有产生根本的触动和改变。
(二)、“独贵龙”兴起阶段主要事件及斗争特点
由于全国反帝、反封建运动的不断扩大,在义和团运动及“红灯照”的影响下,伊克昭盟人民的斗争精神被激发和唤醒,1900年在乌审旗、鄂托克旗、札萨克旗爆发了以蒙汉贫困人民为基础的,反洋教入侵独贵龙运动;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在乌审旗由席尼喇嘛参加的,以抗垦为目的的独贵龙运动,他们先后组织全盟12个独贵龙,2000余名蒙汉牧民加入斗争行列。1905年7月,准格尔旗协理台吉丹丕尔及下层官吏门肯吉亚,在广大蒙古族人民推动下,实行武装抗垦。1906年正月十五,席尼喇嘛组织的“独贵龙”还在海留图庙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局子(公会),集中宣誓反对赋税徭役、反对私卖土地,烧毁放垦地契、驱逐绥远派来的垦务专员,一度迫使清政府暂时放弃垦务政策。另据当时垦务局档案记载“1907年9月在杭锦旗的章嘉庙聚集六七百人,意期来局抗论;还有杭锦旗中巴葛蒙古,聚集六七百人,往来三四两段地面……气势汹汹,并有约期抢掠垦局之谣”。这些举动对满清垦务人员造成了很大震慑,使满清政府和蒙古王公的开垦阴谋始终不能畅行。这一时期的独贵龙运动,领导机构趋于稳定和明确,斗争规模不断扩大到全盟,斗争诉求的统一性和反压迫呼声不断强化,斗争的形式从请愿性诉求向武装性反抗过度。斗争思想受到了如太平天国运动、西北回民起义等革命运动的影响,是一次反对王权、反抗压迫的思想大解放,同时配合了全国的人民革命斗争,是近代伊克昭盟蒙古族人民反封建统治和反对帝国主义奴化渗透的重要开始。
(三)、“独贵龙”顶峰阶段主要事件及斗争特点
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重要影响下。当时夺取政权的资产阶级统治阶层出于妥协,在内蒙古地区颁布了“蒙古待遇条例”,明确各王公的旧有权利不变,甚至变本加厉。这些举措彻底使广大受奴役的伊克昭盟人民看清了统治者的嘴脸。其后在鄂托克旗“独贵龙”运动有了更加蓬勃的发展,抗争团结了陕西汉族人民的“哥老会”组织,一同与旗王札萨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12年席尼喇嘛组织72个安达(盟兄弟)作为核心,在乌审旗联合11个“独贵龙”,在他的领导下,独贵龙群众杀死了哈屯(王爷之妻)娜仁格日勒,赶走了王爷察克都尔斯楞,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特权制度。1912年至1913年期间,在杭锦旗后套地区爆发了由厂汉卜罗和旺丹尼玛等人领导的“独贵龙”运动,他们收集不少民间武器,建立自己武装力量,与军阀势力和牧场地主、大地商展开激烈的武装斗争,严重的打击了这些统治阶层的反动统治。这一阶段,部分蒙古族有为青年开始了思想觉醒,对“散兵游勇”式的抗争有了重新认识,开始了对新思想、新斗争形式的追求,毅然走上了求学图存的革命学习道路。斗争形势从集会抗争转变成全面武装抗争,斗争组织领导更为集中有效,涌现了一批诸如旺丹尼玛、席尼喇嘛、厂汉卜罗等著名“独贵龙”领袖,把斗争的锋芒直指反动军阀、封建王公和大汉族主义者。并且以顽强斗争精神,集中代表了当地受压迫蒙古族人民的集体意志,完成了旧民主主义时期的全部斗争过程,为地区新民主主义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三、将独贵龙运动推向顶峰的席尼喇嘛
席尼喇嘛
席尼喇嘛作为伊克昭盟地区“独贵龙”运动发展的重要导者之一。从贫苦牧民家庭出生、7岁时给富人放牧、17进入王府服杂役,1887年被提升为衙门笔帖式(文字秘书),几年后晋升为领班京肯笔帖式,从此有了参与王府政务的机会。可以说已经从被奴役的群体中获得了解放,但从小被压迫、被奴役的深刻经历,更激励了他不屈服的抗争精神。加之清朝政府日益没落,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步伐没有停止,全国各地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他在黑暗的、反动的统治下,从思想上、行动上不断于抗争中觉醒,随着斗争经验的不断丰富,使其逐步成为了旧民主主义时期地区性“独贵龙”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后在受到“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接受共产党领导,在乌审旗继承了旧革命时期“独贵龙”运动的斗争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将伊克昭盟蒙古族人民自发性斗争推向全面武装革命的道路。并在全盟较早成立了一支由被压迫贫困牧民、进步青年组成的革命武装队伍(内蒙古革命军第十二团),1926年12月12日成立了“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乌审旗委员会”,将伊克昭盟广大受压迫蒙古族牧民作为一个阶层团结起来,开启了新民主主义时期反封建、反军阀斗争的序幕,成为独贵龙运动最高湖部分的杰出代表。
席尼喇嘛纪念碑
“独贵龙”运动作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组成部分,是伊克昭盟蒙古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帝国主义侵略、军阀反动压迫鲜明写照。是在广大蒙古族牧民和部分汉族人民维持生存、保护生产资料的基本诉求上,逐步发展而来的,代表了一个受剥削阶层追求民主、平等、自由的社会治理状态的最初萌芽。通过近60年不懈的抗争,觉醒了伊克昭盟各族人民的斗争思想,击碎了蒙古王公、反动军阀强行施加的封建枷锁,为这里的人民融入即将到来的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事业,提供了前置的思想、行动性指导;为之后在共产党领导下,开辟广泛的民族区域斗争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为我国建立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形成和实践奠定基础。因此将伊克昭盟“独责龙”运动做为鄂尔多斯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萌芽这一定义并不为过。(图3)
参考文献:
1、《伊克昭盟“独贵龙”运动》敖腾比力格 内蒙古大学学报
2、《鄂尔多斯史论集)陈玉宁 宁夏人民出版社
3、《伊盟革命斗争史料)第二辑(党在伊盟早期的革命斗争)刘占宽
4、《乌审旗文物志)乌审旗文物局
5、《鄂尔多斯“独贵龙”运动》奇丽 鄂尔多斯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