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粽意浓浓,文化端午

作者 : 文:奇斐 图:肖瑛来源:鄂尔多斯博物馆 宣教部     发布时间:2019-06-10 09:40

  粽叶飘香,龙舟竞渡,又是一年端午时。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000多年历史。究其由来,有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三代夏至节说等。其中,为纪念投湖而死的屈原,是在民间影响最大的说法。“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初五”。按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就演变成了“端午”,是我国首个跻身世界“非遗”的节日。

  为传播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与观众分享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我们迎来了此次端午活动。6月7日上午,65名孩子连同家长,来我馆参加了这场活动,下面让我们一览究竟吧。

  

  在“南北粽香品一品”环节,我们准备了甜粽子和咸粽子邀请大家品尝。南方人偏爱咸粽子,北方人则更青睐甜粽子。那么甜、咸两种,你更爱哪一个呢?

  

  战国时人们为了寄托对屈原的哀思,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赛龙舟。而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纷纷回家拿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

  

  吃完粽子是不是该消化一下了~所以大家一起动手吧。赛龙舟已有1500多年历史,广泛流行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已成为民间一项规模宏大的民俗游艺活动。虽然条件有限,我们不能亲自去江边体验赛龙舟的激情,但孩子们可是有着满满的想象力和活力。

  

  

  

  端午节其实也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在这一天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熟睡中的孩子手腕、脚腕等处拴五色绳,即五彩绳。五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五月被古人称为毒月,佩戴五色绳可避蛇蝎类毒虫伤害。亲手制作的五彩绳相比买来的更有意义,来看看大家的成果吧。

  

  

  

  此次文化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不仅能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同时也能启迪他们对历史的好奇和思考。

  

附件

-

参观须知

一、鄂尔多斯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常年免费向公众开放,请观众朋友在开放时间内凭有效证件领取免费参观门票后参观。

二、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30时(周一闭馆)。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博物馆    蒙ICP备2021000797号-1     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228号   电话:0477-8390997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市博物馆

   

蒙ICP备2021000797号-1

      

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

   

电话:0477-8390997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228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