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曾经的塞外,内蒙西部草原的写照,这里有秘境阿拉善、富饶巴彦淖尔、煤城乌海、圣地鄂尔多斯,它们因黄河的延绕相连成一个独特的地理区域。亿万年沧海桑田的更迭与大自然的演化,在这里奏响了草原文明诞生与延续的交响乐。著名的阴山岩画,居延遗址,鄂尔多斯青铜器,古长城遗址等众多文化遗迹与独具草原文化特色的文物,默默诉说着曾经绵延在这里的辉煌历史。
此次展览精选阿拉善博物馆、内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乌海博物馆、鄂尔多斯博物馆四个博物馆的精选馆藏文物200余件套,将神奇壮丽,独具特色的瑰宝呈现在世人面前,为观众领略内蒙古西部地区文化宝藏提供了个便捷的窗口。
二、主办单位:
鄂尔多斯博物馆
内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
乌海博物馆
阿拉善博物馆
三、展览内容:
此次展览精选阿拉善盟、乌海、巴彦淖尔、鄂尔多斯四个博物馆馆的馆藏化石、文物、岩画拓片等,通过四个部分内容,结合多媒体视频播放,向广大观众展现了厚重独特的内蒙古西部地区历史文化。
第一部分 山河有行—石器时代的文明曙光
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古人类文明遗址遗迹众多,从旧石器时代的萨拉乌苏遗址到新石器时代的海勃湾遗址、苏宏图细石器加工场遗址等出土的石器工具,到多处聚落遗址出土的黑彩陶盆、灰陶罐等陶制品,以及众多内容丰富的神奇岩画,无不证明这里曾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第二部分 丝路长城——进与守之间的文化交融
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广大草原作为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的核心地区,是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链接点。广阔的内蒙古西部地区散落分布着战国、秦、汉、魏、宋、金、明等多个朝代的古长城遗址,这些长城遗址成为了凝聚中华民族草原历史的伟大丰碑,也成为了内蒙古西部地区一道说不尽的风景。
汉长乐未央铭文砖
北魏沃野镇
第三部分 海纳百川——民族汇聚的辽阔舞台
内蒙古西部高原是邻近中原塞北的过渡地带,也是一方浑然天成的辽阔舞台,众多民族在此繁衍生息,林胡、楼烦、匈奴、鲜卑、柔然、敕勒、突厥、契丹、蒙古、回纥、党项等民族在此更替汇聚,各民族长期的纷争融合,互相影响,使这里成为了中西文明、草原与农耕文明的交汇之地,文化上呈现出的异彩纷呈的特点。
西夏花瓣口剔花瓷瓶
黑城
第四部分 游牧拾遗——明清时期的西部风物
明清时期,内蒙古西部主要为蒙古黄金家族管辖范围,区域内分布着诸多蒙古族部落,藏传佛教的传入与盛行带来了社会的平和安宁,各地寺院兴起,香火旺盛。蒙古诸部归顺清朝后,更是加强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文化有了较大发展并独具特色。
清代乌拉特蒙古妇女银嵌珠头饰
民国木胎包银八宝纹大供盘
附件
-上一篇 : 鄂尔多斯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内蒙古主会场活动预告
下一篇 : 新展速递|长河万里 塞外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