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山岩画与阴山岩画的对比研究

作者 : 杨小兰来源:     发布时间:2020-06-21 14:02
  岩画是人类在依赖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符号语言,人类利用自然天地尽情表达自我及部落等心理意志、愿望祈福。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人类生存在天地之间,与大自然的关系十分亲近,他们熟悉大自然又无法掌握自然规律,处于人类心理童年期,对身边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敬畏感,迫切了解自然界的一切,又畏惧风雨雷电、万物生长等自然现象。与石对话、以石为记就成了原始先民除了猎食果腹之外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所以岩画也成为人类最早的精神寄托和文明圣火。
  岩画比古文字还要久远,它是象形与符号的混合体,对它的解读需要穿越时空以历史的眼光去审视,“还原”当时的历史生活,考量当时的生产力,从古人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要制作岩画,在生产能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为解决温饱所作出的与自然的搏斗过程中,不自觉地产生了岩画,它的产生决不是仅仅出于审美的表达。早期岩画的实用功能占所有用途的首位,是原始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思维和心理的成熟,岩画的用途才逐渐广泛起来,有了心理意识、宗教意识、审美意识等意识形态。
  一、内蒙古岩画概况
  从时间上看内蒙古地区的岩画,可按绝对历史时间及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文明程度的相对时间为划分标准,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的岩画是服务于当时原始思维所用的巫术(在没有形成原始宗教的时代,巫术在先民的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巫术思想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定水平紧密地联系着。而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逐渐变化,岩画也随之变化着。所以早期岩画在制作上是具有实用功能性和目的性的,是为生存丰收而作的。产生许多用于乞求崇拜的神灵面具、神灵符号、人面像、太阳神、生殖崇拜符号等,为了丰收而制作巨大写实的动物形象,可直观的感受到这一时期的岩画制作态度极端认真,专职人员从事,选择的地点往往是陡峭的崖壁,有可以祭拜的开阔地,其磨制痕迹宽而深边缘规整,画面规模宏大,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
  中期岩画是在人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存生产技能,并且产生了原始宗教信仰,作画的目的仍然是为了乞求丰产丰育战胜自然灾害。岩画的内容较早期岩画更为丰富全面,有狩猎、游牧、战争、野牲、家畜、萨满舞蹈、图腾符号等。由于金属工具的产生和发展,制作上较早期岩画的线条细致、刻痕浅而平整、制作手段丰富,有磨刻、凿刻、划刻等。狩猎、放牧、战争的场面较大,单个动物、人的形体不是太大。中期岩画在时间上也有与早期岩画相互交错的时期,在风格和内容上难以区别。
  晚期岩画可以说是岩画延续数万年的一个尾声,其作画的目的性有所改变,功利性较早期岩画的弱,出现了只为寄情和游戏的作品,随意刻画只为了记录个人或小群体的生产、生活、情趣、信仰等。创作态度也弱化了早期岩画制作的神圣性、严谨性。画面风格较为粗糙、写意,缺少严谨细致的程度。
  岩画的分期是以各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先后次序为依据,不同民族的文明进程,生产力发展状况都不同,即使是在同一历史时间,地易人异岩画的发展时期也早晚不同,所以岩画的分期不是以单一的历史时间为依据进行的。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才能从岩画中探求到各个地域各个民族的发展状态和文明进程。
  内蒙古地域广阔,以草原、干草原为主要地貌形态,我们笼统地将内蒙古称之为 “草原”。内蒙古岩画产生自猎牧实践,它以古朴、粗犷、凝练的画风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了永不再现的远古草原生活画面。内蒙古岩画总的特点是分布广、数量大、品种多、时间跨度久;在制作上有磨刻、凿刻、划刻、喷涂、彩绘等方法;在表现形式上有抽象、写实、超现实、印象等手法。可以说内蒙古岩画穷尽了全国岩画的内容和表现方法,是中国岩画的集大成者。在这块狭长的草原上从东到西有大兴安岭岩画、科尔沁草原岩画、赤峰岩画、锡林郭勒草原岩画、乌兰察布岩画、阴山岩画、桌子山岩画、巴丹吉林沙漠岩画不胜枚举。桌子山岩画和阴山岩画作为内蒙古岩画中极其重要和富有特色的区域岩画代表,以下对他们的异同试做分析。
  二、桌子山岩画
  桌子山岩画,主要分布于桌子山脉西麓的诸多沟口内陡峭壁崖上,或者在山脉东侧丘陵高处盘石岩脉之上。桌子山主峰海拔高程2149米,山脉呈南北走向,长约75千米,山势雄伟,因其主峰山顶较平坦,远望似桌子状,故而得名,蒙古名为“乌仁都西”。(图1)
  

 

                                                          鄂尔多斯最高峰——桌子山乌仁都西峰
  桌子山岩画群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和乌海市的海勃湾区、海南区,主要分布在6个较为集中的地区,即召烧沟、苦菜沟、毛尔沟、苏白音沟、苏白音后沟和雀儿沟等6个地点。另外分布有岩画的地点还有:都斯拉其、黑龙贵、希尼乌苏、阿如希尼乌苏、查干浩绕、伊克布拉格、河渟布拉格、希日赫泊、阿塔盖、伊和莫锐、霍日根高勒、苏贝音阿木、特布兴高勒、哈沙图、骏扎布其尔、苏贝音额河、哈日哈达、乌兰哈达、塔本陶乐盖、阿门乌苏等。单体岩画超过2000幅。1 (图2)
                                                           桌子山中数量众多的岩画
  题材内容主要有图腾崇拜、动物、猎牧生活、天体、人体和藏传佛教等类型。图腾崇拜岩画,有表现自然崇拜太阳神类人面像、神灵崇拜类人面像、生殖崇拜类人面像、巫术面具与首领崇拜类人面像,鹿、马等。动物岩画,有北山羊、岩羊、盘羊、鹿、虎、豹、狼、狐、鸟、蛇等野生动物,和马、牛、骆驼、羊、犬、驴等家畜。猎牧生活岩画,有狩猎、放牧、祭祀、舞蹈、交媾等生产、生活场景。天体岩画有日、月、星辰、山体、水纹等。人体岩画有手印、男女人体、足印等。藏传佛教岩画,有古藏文、藏文六字真言、佛塔、法轮、梵文符号等。岩画的制作方法主要有磨刻法、凿刻法和划刻法。2(图3)
                                                              桌子山岩画太阳神人面像
  桌子山岩画群的年代上限应该在新石器时代,下限应该在明清时期。历史上曾在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活动的匈奴、鲜卑、乌桓、突厥、回鹘、党项、契丹、蒙古等古代游牧民族都有可能是岩画的作者。在山区范围内随处可见的古藏文、藏文六字真言、佛塔、法轮、回鹘文、梵文符号等,带有浓烈的藏传佛教色彩,是明清时期佛教信徒喇嘛们所刻的作品。
  阿尔巴斯山各沟口的岩画,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岩画名称:“桌子山岩画”以阿尔巴斯山最高峰桌子山命名;“鄂托克岩画”与“鄂尔多斯岩画”以行政地名命名。“鄂托克”系蒙古语,“营部”之意,是元明两朝蒙古地区基层军政建制单位。鄂尔多斯原为蒙古部落名称,现为鄂尔多斯市行政建制名称。行政区划名称随时可以变动,作为地方岩画的固定名称随着时间推移很容易发生记忆混乱。北部阴山和西部贺兰山的岩画均以自然山体命名为“阴山岩画”和“贺兰山岩画”,现已约定俗成,被社会认可并固定下来。陈育宁先生认为,阿尔巴斯山位于鄂尔多斯台地西北,黄河几字形西套东侧,南北走向,北起杭锦旗巴音恩格尔苏木,中跨乌海市,南至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平均海拔1800米;阿尔巴斯山有两条南北走向的山脉组成,东山脉长90千米,宽12-14千米,主峰桌子山,为今乌海市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两地界山;西山脉长30千米,宽9千米,主峰岗德尔山;岩画主要分布于阿尔巴斯山的各沟谷和半荒漠草原的丘陵岩石上,以“阿尔巴斯山岩画”命名较为妥帖。3笔者认为桌子山岩画不能包含鄂托克旗其它山脉沟谷中的岩画,而这些山脉沟谷属于阿尔巴斯山的范围,故以“阿尔巴斯山岩画”命名较为准确,但是考虑到约定俗成的因素,还是用惯用名桌子山岩画为宜。
  桌子山岩画,所发现的岩画均为磨刻或凿刻形成的阴线条构成的画面,笔法简洁、造型粗犷、构图朴实,具有浓郁的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特征,是研究鄂尔多斯地区古代历史、文化、艺术及自然环境变迁的极其珍贵的形象化史料4。2013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阴山岩画
  阴山岩画产生于内蒙古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区域内,它的产生和个性特征都烙上了北方游牧文化的印记,游牧文化的特点是流动性强、无定居逐水草而生、非物质形态多于物质形态,而阴山岩画就是物态化记录历史上活动于这一区域游牧民族生产生活、心理情感、部落关系等内容的载体,可以说阴山岩画的个性特征是北方游牧文化的真实写照,北方游牧文化亦是阴山岩画丰厚的文化给养。(图4)
                                                                 阴山岩画双神图
  阴山山脉是古老的断块山,东起河北西北部的桦山,西止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部的狼山,东西绵延长达1200多公里,南北宽达50-100公里不等。阴山的最大特点便是南北不对称,南坡山势陡峭,北坡则较为平缓。山脉的平均海拔高度在1500至2300米之间。仿佛一座巨大的天然屏障,同时阻挡了南下的寒流与北上的湿气,是黄河流域的北部界线,季风与非季风分界线,也是中国古代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分界线,举世闻名的阴山岩画就分布在其中。(图5)
                                                                       群虎图
  阴山岩画的创作内容多取材于游牧民族的狩猎、生产、祭祀等活动。其品种多且全面,尤以各种神灵面具、祭祀场面最为突出;其中数量最多、凿刻最精的是动物岩画,画中动物有山羊、绵羊、盘羊、羚羊、岩羊、大角鹿、白唇鹿、赤鹿、驼鹿(罕达犴)、狍子、马、骡、驴、驼、牛、野牛、狗、龟、野猪、兔、狐狸、蛇、狼、虎、豹等。其次,描绘狩猎内容的画面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数量可观,表现了游牧民族的社会生活,这是整个阴山岩画中最精彩的部分。狩猎岩画中表现了各种各样的猎手、工具、狩猎方式等场面的图像,无论狩猎、众猎,还是引弓射猎、围捕野兽的画面,通常都表现其最紧张的一刹那,突出猎手对野兽造成致命打击的一瞬间,表现了猎人获得野兽的强烈愿望。反映出原始人类的文化艺术来源于人类同大自然的斗争这一根本途径。除动物和狩猎岩画外,数量上占有较大的比例的是放牧岩画。放牧岩画大约在青铜器时代晚期产生的,并一直延续到元、明、清。虽然时间相距很远,但其内容却大体相近,一般有出牧图,一条鞭式和满天星式牧羊图、牧马图等。这些放牧方式,在今日的内蒙古草原上仍然比较流行。此外,人物舞蹈、车辆及出行、骑士、骑士列队、征战图、穹庐毡帐、人面形、人手足印、兽禽蹄足印、原始数码、图画文字、星图等岩画,以及反映原始宗教的神灵图像,在整个岩画中也占有一定比例,它们直接反映了原始民族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特别是天体星象岩画,在世界岩画中也是少见的。4(图6)
                                                                  狩猎图
  阴山岩画的分布地点带有一定的规律性,野生动物图像多出现在山巅岩石上;狩猎场面一般在山腰和山顶;神灵头像和天体星象几乎全部磨刻在山沟的垂直立壁或沟边坡岸的巨石上(原始人有神灵居于水流湍急之处的思想意识)。这些规律与作画时的社会生活环境,人们的认识水平是相一致的。
  阴山岩画的艺术特色为质朴、生动,并具有浓厚的游牧生活气息。岩画多以写实为基础,记录了人类童年及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题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狩猎游牧生活,并再现作者所处的自然环境。在构思、技巧和表现力诸方面,均显示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朴实健康的美学观和惊人的艺术才华。许多动物动感强烈,或引劲长鸣、或慢步缓行,或四蹄腾跃;有的彼此含怒欲斗,有的相互舔吻亲昵。作者为了强调某一事物,运用夸张、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表现的中心,如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斗争的图画均在构图和比例上突出胜利者的形象,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三、桌子山岩画与阴山岩画的对比分析
  桌子山岩画分布在鄂尔多斯市西部和乌海市东部一带,而阴山岩画分布在巴彦淖尔市,两处岩画有许多相似性和个性特点,以下试做分析。
  (一)桌子山岩画与阴山岩画的相似点分析
  规模宏大、时间跨度长。桌子山岩画群的年代上限应该在新石器时代,下限应该在明清时期。历史上曾在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活动的匈奴、鲜卑、乌桓、突厥、回鹘、党项、契丹、蒙古等古代游牧民族都有可能是岩画的作者。巴彦淖尔市境内的阴山山脉和其北部草原的山壑岩壁上,已发现153个岩画分布群,其中较密集的分布区有19处,共已发现5万余幅岩画,总数居全国之首,并且是中国七大岩画宝库之一。这一地区在古代先后是荤粥、土方、鬼方、林胡、楼烦、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党项、契丹、蒙古等少数民族繁衍生息、游猎驻牧的地方。桌子山岩画和阴山岩画的创作年代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历经青铜时代、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西夏时期、蒙元时期、明清时期共10个阶段,真实地记录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和社会风貌,作画民族之多和延续时间之长世所罕见。游牧文化的多民族创造性,在桌子山岩画和阴山岩画的图形中得到了有力佐证。
  题材广泛、艺术精湛。桌子山岩画和阴山岩画从远古至今,基本保留着创作原貌。其题材十分广泛,涉及动物、人物、神灵、器物、天体等,世界上其他地区只有少数岩画遗迹可与之媲美。桌子山岩画和阴山岩画的艺术水平堪称精湛,其刻法有敲凿、磨刻、划刻,另外还有少量绘制岩画。画面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是石器、青铜器和后期铁器工具创作的艺术杰作,为人们研究和了解古代游牧民族发展历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文物资料。创作题材的不断演化、扩大和制作方式、工具的变化,都说明了游牧性生产活动的生产能力在不断提高,生产工具的使用和制造能力也在提高,以及意识形态的发展也在不断改变和完善。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阴山岩画存量最多的地方在乌拉特中旗南部的地里哈日山的黑山上,东西延伸5公里多,仅此一处,岩画就在千幅以上。在地里哈日山东北不远的山南坡和山顶部也有大量岩画和地里哈日山岩画毗连在一起,成为一个岩画分布区。地里哈日山西南约8公里的瓦窑沟北山,每隔2至10米或稍远一些,便有一处岩画,总数在9百幅以上。桌子山岩画群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和乌海市的海勃湾区、海南区,主要分布在6个较为集中的地区,即召烧沟、苦菜沟、毛尔沟、苏白音沟、苏白音后沟和雀儿沟等6个地点。这说明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这些区域当时是游牧性生产活动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自然环境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二)桌子山岩画与阴山岩画的个性特点分析
  从分布地域和体量来说,阴山很大而桌子山相对较小,故而,与阴山岩画相比,桌子山岩画分布地域相对较小。从画面内容来说,相对于阴山岩画,桌子山岩画画幅相对较小,画面复杂程度相对较低,阴山岩画中有很多表现狩猎内容的大幅画面。桌子山岩画中的太阳神人面像尤其特别,表现了早期游牧民族对于太阳、光和热以及人自身的崇拜,是独具特色的。
  岩画是古人类最为古老的艺术创作。是文字产生之前能够记载人类生产、生活的唯一载体。岩画、壁画是除史书、文献记载之外能够直观、形象、生动反映古人类生存状况的唯一资料。举世闻名的阴山岩画、桌子山岩画以其品种多、数量大、时间跨度久而称著于世。岩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以各种人面像、抽象符号和游牧狩猎场景最具代表性。游牧狩猎是阴山岩画、桌子山岩画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阴山、河套地区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阴山岩画、桌子山岩画充分体现了游牧文化中崇拜、依赖、适应大自然、选择大自然特性,游牧社会有和自然相适应的固有机制,游牧民族有和自然相适应的固有观念,阴山岩画、桌子山岩画是草原游牧文化的最真实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和旅游、社会价值。
  注释:
  1. 2.纳·达楞古日布、巴特尔:《祖先的印记·鄂托克岩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
  3.陈育宁、汤晓芳:《关于阿尔巴斯岩画》,《鄂尔多斯学研究》2013年第1期。
  4. 郭雅君:《河套先祖的印记——阴山岩刻》,《鄂尔多斯文化旅游》(博物馆专刊)2019年第2期。

附件

-

参观须知

一、鄂尔多斯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常年免费向公众开放,请观众朋友在开放时间内凭有效证件领取免费参观门票后参观。

二、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30时(周一闭馆)。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博物馆    蒙ICP备2021000797号-1     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228号   电话:0477-8390997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市博物馆

   

蒙ICP备2021000797号-1

      

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

   

电话:0477-8390997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228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