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展品演变试析活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关系

作者 : 呼玫来源:鄂尔多斯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4-11-24 07:50

  2014年8月2日,东联旅游集团携手鄂尔多斯博物馆、鄂尔多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打造的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与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在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正式挂牌成立,在苏泊罕地区开启了一条文化与旅游的创新合作之路。

  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活态博物馆究竟是什么,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又包涵什么内容,一时引发了众多思考。本文将试着从博物馆展品演变发展的过程中,探析活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关系。

  一、博物馆展品的演变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博物馆的发展与展品的演变过程。

  2007年8月24日,国家博物馆协会重新修订了博物馆的定义,指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非物质遗产。”由此不难看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是其中的关键要素,这些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在博物馆的展厅中被陈列展出,在供广大观众欣赏、观摩时变成了展品。

  在我国,博物馆最常规的展品就是物质遗产,也就是文物。无论是遗物还是遗迹,无论是历史文物还是民族文物,也无论是按时间、地域分类,还是按质地分类,这些文物都是实体的、可见的,是支撑博物馆教育、研究、欣赏等功能发挥的唯一基础。虽然,近年出现了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等新型陈列展示手段,但仍然脱离不了对原始馆藏文物的依托。这些陈列都突出“物”的价值和审美,而割裂了这些“物”与人的联系,忽略了人对这些“物”在价值体现时的主体作用,忽略了观者在观赏这些“物”时的直接感受。

  区别于国内博物馆的功能,欧美等国家特别强调博物馆的三E功能:“教育国民、提供娱乐、充实人生”(Educate,Entertain,Enrich)。这也是站在展品陈列展示的角度来讲的。相对于国内传统博物馆来说,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提出展品对观众所产生的作用,开始强调人的感受在衡量博物馆陈列展品中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 Eco-museum的概念被引进我们国家,其一直被译为“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的展品不再仅仅只是古旧的物件、静态的器物,它开始重视无形的遗产,如技术工艺、传统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涵的内容。但其过于强调以社区内居民为中心,过于突出原生态,从而忽略了居民自身的发展,使之与社会发展隔离,文化举步不前、难以为继。

  2009年,在山东临清中洲古城区的旅游规划设计中,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汪芳等人首次提出了“活态博物馆”的概念,他们指出活态博物馆的三个要素:空间元素、集体记忆和社区居民。概括说来,他们的活态博物馆理念就是,文化原生地的居民将自己的包括方言、市井民俗、民间艺术、婚丧风俗、节庆仪式、民间传说等文化记忆以动态形式展现于广大观众面前。活态博物馆,不再试图挽留过去,不再一味追求原生态,坦然接纳现代社会的各种影响,古今并重,让文化处于不断延续和更新的状态中。在此过程中,非物质的文化记忆和居民成为关键而重要的展品。

  2013年,“活态博物馆”的概念在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再次被提出。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以草原游牧文化为主题,以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为展览平台,以苏泊罕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人文环境、民众生活、民俗风情、民间艺术、旅游活动等自然、历史、民族文化遗存以及区域内人的常态为展品,通过活态形式呈现,供游客来参观及参与体验。在此过程中,当地的游牧文化和蒙古族文化既得到保护传承,又得以永续发展。

  二、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的展品

  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的展品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

  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以活态、非遗、旅游三位一体为特点,定位于开拓游牧文化与草原旅游新时尚,因此,在展品呈现上可谓包罗万象。简单说来,在苏布尔嘎嘎查153平方公里的广阔空间里,一切存在皆为展品。

  以自然资源来看,苏泊罕的地质地貌、动物植物、水文气候、自然现象都是独一无二的展品,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季节的更迭或悄然更易或瞬息万变,在不同的时间里呈现着不同的姿态。这里的山川河流、沟壑湖渠、沙石田土、飞禽走兽、蛇鼠虫蚁、花草树木、果蔬作物、风霜雨雪、雾霭雷电、昼夜晨昏等等都为每一位到访者展现出苏泊罕特有的自然性情。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苏泊罕的每一个建筑遗迹,都记录着一段往事,承载着一段记忆,寺庙敖包、房屋茅舍、旧址院落、场圈栅栏或整齐或散乱地伫立于这个时空,或多或少都会引来旅人流连驻足。

  以人的要素来说,苏泊罕这个区域里的每一个人,既是活态的载体,也是被观展的客体,牧人耕者、旅人过客、导游引领、演艺人员、厨师杂役等等都是活态式博物馆的重要组成,他们既是自己在苏泊罕这一时空里表现出来的行为的主宰,也是该空间里自己之外的人的附庸。总之,他们都是活态博物馆里的重要元素。

  除了以上要素,苏泊罕活态博物馆的最具特色的展品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行为现象,也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前文所述,该区域内所有人的常态活动,生产生活、商业交流、宗教信仰、祭祀崇拜、习俗礼仪、歌曲舞蹈、表演服务等都是苏泊罕活态博物馆里最具特色的呈现。

  总之,在苏泊罕的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里,展示的要素可以是物,可以是人,可以是声,可以是色,可以是情,可以是景,抑或现象,抑或氛围,形式多样、内容各异。在这里,博物馆的功能再次回归,多方需求都被满足。所有变迁的、活动的、活态的展品,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服务于游客和观众;游客和观众在成为消费者之时,也成为文化的接纳者和传播者;在此过程中,他们的互动和参与、体验和感受也再次加深当地居民或服务者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当地的文化也获得最新的元素和信息,得以永续发展。

  三、活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关系

  从文物到展品,从展品到文化产品,活态博物馆对传统博物馆进行了颠覆式的继承。

  传统博物馆一直在保留、在收藏,在尽最大可能延续文物或藏品寿命,以回归历史、再现文化。在传统博物馆里,观众与藏品的唯一联系是欣赏与被欣赏,思索与被思索,随着时间推移,反而物是人非,让观者不知所云。而活态博物馆则秉承发展的理念,物人合一,情景相融,紧逐时代,通过人的身体力行让文化以活态传承,人在发展,文化也在延续。

  活态博物馆是对传统博物馆的一种颠覆,这种颠覆是形式和内容上的全盘颠覆。它没有围墙,不受内容限制,以所有或宏观或微妙的手段传递文化的精神内涵。但实质上,这也正是对传统博物馆的真正继承。无论是活态博物馆还是传统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研究机构,它们都在认真思考、也在不断探索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最佳方法和有效途径,在传达民族精神内核、追求文化永续传承上,二者从来没有丝毫分歧。

  参考文献:

  [1]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法)雨果?戴瓦兰 宋向光 译.未来的社区博物馆. [J]中国博物馆:,2011,Z1.

  [2]徐永红.博物馆旅游与体验研究. [D].郑州:河南大学,2006.

  [3]汪芳 刘迪 韩光辉.城市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的“活态博物馆”理念探讨——以山东临清中洲运河古城区为例. [J].华中建筑,2010.

  [4]肖坤冰.非物质文化博物馆:从概念到实践[J].北京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0:92-97.

  

附件

-

参观须知

一、鄂尔多斯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常年免费向公众开放,请观众朋友在开放时间内凭有效证件领取免费参观门票后参观。

二、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30时(周一闭馆)。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博物馆    蒙ICP备2021000797号-1     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228号   电话:0477-8390997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市博物馆

   

蒙ICP备2021000797号-1

      

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

   

电话:0477-8390997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228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