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欧洲还流行着一条谚语“条条大道通罗马”,5米左右宽的罗马大道曾经让欧洲人引以自豪了1000多年。可实际上,罗马帝国兴盛之前200年,中国的秦始皇就修建成了一条全长700公里,宽60米的“高速公路”——秦直道。
分布情况
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东胜区、达拉特旗都保存有“秦直道”的遗迹,即南起伊金霍洛旗的掌岗图四队,北至达拉特旗高头窑乡吴四圪堵村,其中在伊金霍洛旗境内长约75千米,在达拉特旗境内长约30千米。位于东胜区境内的秦直道保存最为完整,全长约20千米,基本沿15°方向由南向北行。直道多位与山梁上,其中二倾半村南的一段最为明显,遗迹两端断切下陷,残长百米左右。路面残宽22米,路基断面残高1-1.5米,为当地红砂岩土填筑从遗迹残断北行,迎面山岗上有四个遥对成一线的豁口,宽50余米,人工开凿。
历史背景
在秦汉时期,鄂尔多斯地区是有名的‘河南地’、又称‘新秦中’,是“水草肥美”的河套地区,匈奴居住足以养育人口牲畜,南下可以直接威胁秦朝的心脏地区,战略位置相当重要,据记载, 匈奴轻骑一日一夜就可到达咸阳附近,因此鄂尔多斯成为匈奴族同中原王朝争夺的咽喉要地。
当时秦始皇面对北方强大的匈奴民族,采取强硬政策,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进驻河套地区,在今包头附近设立九原郡(郡治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三顶帐房址),在黄河沿岸兴筑了44座县城,并且征招10万民夫修筑了绵延千里的“秦直道”,作为防御和打击匈奴的军事专用交通线。1
重大价值
如此浩大的工程,在2000多年以前的秦代,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完成,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又一伟大的历史奇迹。“秦直道”从咸阳附近今陕西淳化县北的云阳,直达今内蒙古包头市西的九原,穿越今14个旗县,路面最宽处60米,一般也有20米,浩浩荡荡,全长1800里,从秦朝的心脏地区,直抵北方边塞,把京城守卫和边境防御结合起来,它纵贯鄂尔多斯南北,并且直道一般都修在山脊上,坡度很小,另外急弯很少,这样的运输在古代非常方便快捷,能够将对匈奴作战的大批军队和战略物资快速运往前线,是当时联通中原和北方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被誉为“天下第一路”,而它穿过的鄂尔多斯地区,伴随着秦朝对匈奴的作战,也一块最早进行了移民开发。2006年,秦直道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实际效用
在鄂尔多斯境内,秦直道附近的城址,由南向北有伊金霍洛旗的红庆河古城,东胜区的苗齐圪尖古城、城梁古城和达拉特旗的城拐子古城。除苗齐圪尖古城较小外,红庆河古城、城梁古城和城拐子古城均为体量较大的城址。说明在秦直道修好后的几百年里,特别是在汉代,红庆河古城、城梁古城和城拐子古城一直是秦直道附近的重要城址,处于榆林和包头之间,是秦代咸阳通往九原郡,汉代上郡通往五原郡的中转站,是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同边塞九原、五原的物资囤积地和官员、移民的中途休息地和给养补充地。
秦直道历代一直沿用,秦始皇辒辌车回咸阳,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都使用了直道;清代,秦直道成为关中棉花向北运输的必经之路。2
注释:
1.史念海:《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文物》1975年第10期。
2.张光耀:《秦直道探索与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