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物普查
依据上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1和2007-2011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成果显示,鄂尔多斯境内共留存有汉代古城31座,占鄂尔多斯历代全部60多座古代城址的一半。这些汉代城址中,按照地质地貌的差异统计,分布于黄河岸边的有4座,分布于库布其沙漠的有5座,分布在毛乌素沙地的有2座,分布在丘陵沟壑地带的有5座,分布于秦直道附近的有4座。
二、地域分布
按照行政区划不同统计,多数分布于杭锦旗、达拉特旗、东胜区、伊金霍洛旗和准格尔旗,而分布于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的只有4座,据《中国历史地图集》3地图显示,在西汉和东汉初期,鄂尔多斯地区大部为汉朝地盘,唯有今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为匈奴与汉朝交错占据和争夺地带,由于地处今乌海市的石嘴子黄河古渡口的存在,在冬季黄河冰封后,匈奴便可从这里过黄河,经过桌子山山谷地带,从而进入今鄂尔多斯西部,故而,从西汉至东汉,该地一直为匈奴和汉朝竞相争夺的地区,汉朝在这里修筑古城也是徒劳,零星的古城也只是具备报警和前卫的用处。
三、黄河岸边的古城效用
分布于黄河南岸附近的古城有城拐子城址、十二连城城址、城壕城址、城塔城址等4座,显示了汉王朝据河为塞,固守黄河南岸的心思。这些城址附近的黄河上也均有古渡口存在,这几座古城起到了防御匈奴渡过黄河渡口的作用,对于汉王朝占据鄂尔多斯地区起到了很强大的防御和警戒作用。
四、秦直道旁的古城功用
秦代修筑的从都城附近直达漠北边塞的秦直道南北纵观鄂尔多斯地区,汉朝多次对匈奴用兵以及昭君出塞均经过秦直道,而在直道附近由南向北分布的红庆河城址、城梁城址和城拐子城址成为秦直道通行的重要支点,成为秦直道这条世界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的休息和物资给养补充站,这些城址在当时的边关贸易、征战后勤和民族融合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五、汉代古城的形制
从鄂尔多斯地区汉代城址统计简表看,古城平面形状多呈长方形,少数呈方形,个别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城址平面形制多为单城,少数为内外两城,极个别为包含有内城、外城和子城的三套城,而十二连城城址由五座城组成;从面积看,城址多面积不大,但是像霍洛柴登城址、纳林城址、十二连城城址这样的郡县故址,占地面积较大;从保存状况看,保存较好或一般的较少,保存较差或差的较多;也有现在已经消失的。
六、历史考证
经考证,能与文献记载对应并确认的城址有5座,其中霍洛柴登城址经考证为西河郡郡址,红庆河城址经考证为西河郡虎猛县城,十二连城城址经考证为云中郡沙南县城,勿尔图沟城址为西河郡广衍县城,纳林城址为西河郡美稷县城等。
通过汉代古城考古资料与历史记载的相互印证,分析汉代城址的分布、城址与长城、城址与黄河、城址与秦直道的关系,可以透视汉代鄂尔多斯地区的大开发和大繁荣盛况。
注释:
1.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上、下),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2003年11月第一次印刷。
2. 鄂尔多斯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鄂尔多斯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2011年10月。
3.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秦?西汉?东汉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第1版。
附件
-上一篇 : 桌子山岩画——最古老的人类艺术创作
下一篇 : 天下第一路——秦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