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的宗教艺术品--泥擦擦

作者 : 丽丽来源:阿拉善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9-04-17 13:01

  (阿拉善博物馆)

  谈及藏传佛教的宗教艺术品,印入脑海的有佛像、唐卡、法物、法器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圣物——擦擦。它即不像立体塑像那样引人注目,也不比平面唐卡那样丝丝传神,但它以自身的质朴和内涵丰富了藏传佛教艺术。

  “擦擦”一词是藏语对泥模浮雕佛像梵语名的音译,源于古代印度中北部方言。《元史?释老志》载:“又有作‘擦擦’者,以泥作小浮屠也。”擦擦这一称谓一直沿用至今。它是藏传佛教中一种用凹型模具,捺入软泥等材质后压制成型脱范而出的模制小型泥佛或佛塔;有的会再经烧制或施以彩绘,来增加擦擦的耐久性和法相庄严感。制作擦擦的模具一般为铜、铁器,也有木刻、陶器,体积不大,便于随身携带。制作擦擦不同于刻制玛尼石,或印制经幡,不需要很绝的技法,也不需要任何专门的材料,只要有一个模具和随地可取的泥土即成。所以擦擦在民间供奉神佛的圣物中为数最多。

  (图一 清药师佛泥擦擦图)

  擦擦起源于印度,据唐?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载:“归东印度,到三摩坨国,国名曷罗社跋毛,……每于日日造拓模像十万躯”。这里所说的“模像”就是指泥模佛像,根据存世的泥模佛像实物来看,这种佛像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传入我国,唐朝时传入西藏。在藏地发现的早期印度风格的擦擦多为由红色陶土塑成,边缘不规整,胎泥外溢,图像以神降塔、吉祥塔和菩提塔居多,且大都印有经咒。此后,藏地自身也开始创作擦擦,内容、题材逐渐增多。

  藏传佛教僧俗制作擦擦的目的在于积攒善业功德,并将其视作消灾祈福的圣物,广泛用于佛像及佛塔的装藏。有些还放置在寺庙、山顶和路口的玛尼堆处,与风马旗、玛尼石和经幡在一起,受到信众的膜拜,故又称为"善业泥像"。

  擦擦从工艺上可分为单面模具制作的浮雕和双面模具制作的圆雕。单面模具印制的大多数为浮雕、线刻作品。也有少量的八宝塔类小型圆雕作品。双面模具印制出来的擦擦都为立体圆雕作品。常见的有释迦牟尼像、莲花生、宗喀巴、无量寿佛和度母像等等。这类擦擦的造型相对复杂、体积偏大,需要顾及三维等原由,必须采用双面模具印制。只有把两块模具相合并,才能印制出立体的、完整的形体。当然,也有一种擦擦是专门为护身符而做,外形为匾平,但是它的双面均印有清晰的图案,并且两块不同图案的擦擦合并才算成套,这种擦擦极为罕见,实属珍贵。

  擦擦的大小没有明确的标准,通常大者高度约30-40公分;小者约为1公分左右。当然,习惯上高度超过30公分的圆雕作品,即便是用模具印制出来的也不能看作是擦擦类型,用模具印制和体积小是擦擦的最大特征,个别浮雕擦擦体积稍微大一些。但通常上面所刻画的造像,按单个来说造像的体积都比较小,但是,这种有限的空间并没有影响擦擦的艺术魅力。形制大致有两类:一是塔形,上面有佛像及各种变相;二是砖形,印有佛教和经咒。

  虽然擦擦都是泥制佛像和泥塔,但是也有等级和更为具体的用途之分,从最普通的泥擦到用高僧们的骨灰或药水和泥做成的擦擦,一般分为五种类型。

  第一种是泥擦:一般用普通的泥巴,脱模而成讲究一些的则用阿嘎土、炼泥、香泥(掺有香灰)、纸泥(掺有纸浆)等制成,信徒们还喜欢在泥擦内捺入几粒青稞或谷米,再经烧制或彩绘。在古老的擦擦中,这种泥擦擦属于存世量较多的一种,便于人们携带供奉。

  第二种是骨擦:将圆寂活佛、高僧的骨灰混合泥土制成,因其成分掺入骨灰而得名。这种擦擦源于对祖师、高僧们的敬重,表示以身供奉于佛,祈求善业、攘除恶业。

  第三种是布擦,将脱水处理出的大师体液混合泥土制成的擦擦称为“布擦”。藏语“布”意为法体。历代达赖喇嘛、班禅大师及少数大活佛圆寂后实行塔葬,这是藏地最高级的葬礼。塔葬之先,须将大师法体用盐巴、藏红花等珍贵药品进行脱水处理,方可塑成金身,安放于金、银灵塔塔瓶之内,供万世瞻仰。据藏地传说,身带布擦,无论人处何方可医百病,可避邪恶,可得平安。因此信众认为布擦最宜作护身符,挂在身上,可得佛法护佑,以避邪恶。

  第四种是药擦,以多种名贵藏药为原料,依藏医药工艺流程,精炼压制成型并可服用医病的擦擦,因其原料为藏药(或有藏药成分)而取名“药擦”。信众佩戴此种药擦于身上,不仅平时可以护身,喻示抵挡邪气,若遇疾患,则可作药物及时服用。

  第五种是名擦, 大都出自名人、名家之手而得名。如达赖、班禅等大活佛以及佛教知名人士亲手制作的擦擦均为此类。

  藏传佛教活动中,擦擦作为佛教理论的物质载体被供奉起来,成为构成藏传佛教不可忽视与忽略的组成。擦擦体积一般较小,用途宽泛,便于携带和流传,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藏传佛的传播,对宗教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尼模制品材质易得,制作简便,忠实于造像仪规,使佛教图像学及艺术风格得以充分普及和显现。因此,擦擦与与藏传佛教中的酥油花、唐卡、壁画等宗教艺术一样,透射出无尽的美学价值和宗教情怀,是僧俗在笃信佛陀的过程中,用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所造就的一支瑰丽奇葩。

  参考文献:

  1.付平 摄,薛建华:《佛教面具》,2012年,青海人民出版社。

  2.王志远:《中国佛教百科(第四卷)》,华龄出版社,2008年。

  3.桑吉扎西:《佛教文化》,2006年第1期。

  [作者简介]:

  丽丽,女,蒙古族。现就职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毕业于兰州西北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专业。主要从事民族民俗文化研究。先后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各级各类学术报刊。联系电话:13804730919.

  

  清药师佛泥擦擦图

附件

-

参观须知

一、鄂尔多斯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常年免费向公众开放,请观众朋友在开放时间内凭有效证件领取免费参观门票后参观。

二、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30时(周一闭馆)。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博物馆    蒙ICP备2021000797号-1     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228号   电话:0477-8390997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市博物馆

   

蒙ICP备2021000797号-1

      

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

   

电话:0477-8390997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228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