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托克旗凤凰山壁画墓(M1)发掘散记

作者 : 高兴超来源:鄂尔多斯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9-07-07 08:25

  凤凰山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木凯淖尔镇巴音淖尔村沙井社境内,坐落于隆诚社区(碱厂社区)东约1公里的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山岗上。墓葬所在是一座当地人称凤凰山的低矮山岗,相对高度约50米,为砂岩结构,山岗下以南有一处较大的湖淖。为了有效地保护、利用和展示好这些珍贵的形象资料,2014年鄂尔多斯博物馆启动了“鄂尔多斯古代壁画摹制保护”项目,项目主要针对境内的墓葬壁画、石窟壁画和召庙壁画等三类壁画进行“摹制法”复原保护,并进行壁画的展示交流。在此背景下,经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的批准,鄂尔多斯博物馆和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了联合考古队,对位于鄂托克旗境内的凤凰山壁画墓进行了第二次清理发掘,以此来获得墓室内珍贵的壁画资料。

  沙地寻墓

  2015年8月24日,我们一行5人来到了鄂托克旗木凯淖尔镇巴彦淖尔村,在鄂托克旗文管所巴图吉日嘎拉和吉仁太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来到了听闻已久的凤凰山墓地进行地面踏查。凤凰山墓地是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第二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并在随后的1990年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清理工作。在这批墓葬中,除出土了较多的随葬遗物外,M1保留完整的精美壁画是这次清理的最大发现,是鄂尔多斯地区首次出土的汉代墓葬壁画,其壁画内容仅次于和林格尔的汉墓壁画,意义非凡,极具价值。当我们向凤凰山顶部走动时,裸露的砒砂岩上裸露着几个口子,尽是被盗开的墓葬,地表散落的灰陶片可俯首拾遗。正当我们行走于沙梁时,巴图所长向前方一指,“快到了,就在那畔畔”。我们顺着手指望去,这哪有墓的影子啊,全是黄沙子,一个沙梁挨住一个沙梁,心里不觉地踌躇了起来。当我们来到巴图所长指定的位置时,地表没有任何发现,除了稀疏的沙蒿和红柳以外,连个陶片也没有发现。我们在指定位置的四周进行了初步踏查,没有任何发现,就连第一次发掘时参加清理的巴图所长说的墓葬开凿的砒砂岩影子也看不见,尽是沙子,找不到任何遗迹现象。无奈我们只得回去村委会寻找线索了。村里一个李姓老汉信誓旦旦的说到,“明天我领你们去,肯定能找到”。

  第二天,我们约上李老汉并两个民工又来到了凤凰山上,李老汉拿手点指“就在那畔畔”,我们跟随李老汉的脚步,来到他所指的地方,这个地方和之前巴图所长所说的位置略微近了一些。李老汉称,他当时还曾参加过挖墓来着,墓挖开后还进去看了看,墙上的人人画得可漂亮啦,并说,当时画人人墓的西边有一个信号铁塔。我们往西快下山的位置确实找到了一处水泥墩子,但塔体早已经拆除了。按照铁塔与墓葬的相对方位和距离,我们进行了钻探,由于上面的黄沙覆盖层太厚并且黄沙不断塌陷,所以依旧没有发现墓葬所在的砒砂岩山体痕迹。一番工作后,我们只能无功而返。第三天,附近的村民听闻凤凰山墓葬又在考古,不断有人前来看热闹,有放羊老汉、化工厂工人,还有附近的住户,其中几个还在1990年清理时参加过发掘,他们都说当时看见过那个画人人的墓葬。众说纷纭,但他们都只能说出墓葬的大体所在,不能说出确切位置。毕竟20多年过去了,地貌全部变了样,当年光秃秃的砒砂岩地貌整个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黄沙。特别是2000年之后实行的封山禁牧,飞播固沙植等保护措施使凤凰山这一带长上了较好的植被,不似以前的荒凉圪旦。所以,没办法,我们只能按照老乡们指的大体位置进行钻探。因为有一点我们清楚:墓葬开凿在砒砂岩表面,只要钻探到砒砂岩并在砒砂岩之间钻探到约1米宽的空隙,我们就有可能找到墓葬的墓道。打探铲、挖探沟,我们就这样试探着寻找墓葬。

  出现转机

  8月27日,我们从鄂托克旗文管所请来了经验丰富的布赫老师,他当年参加过凤凰山墓地的清理,并对墓葬内的壁画进行过临摹绘图。布赫老师的到来给我们增加了底气。当在凤凰山上走了一遍之后,布赫老师也不禁感叹到,“全变了,和以前完全不一样啦”,我们闻此,心里不免又犯起了嘀咕。最后,我们几人商量,决定扩大调查面积,重点查看有砒砂岩的地貌。调查时,只见布赫老师一人走走停停,指指点点,一会抬头凝望,一会低头盘算,显现出一个文博老前辈的执着与耐心。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沙梁的东侧近坡下位置,找到了几处暴露于地表的墓葬开口,经过与考古简报材料的对比,基本可以确认这些墓葬就是当年清理的一部分墓葬,却不是我们要找的带有壁画的M1。然而,我们可以以此为线索来确定M1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距离。同时发现,在沙梁的南部暴露有较大范围的砒砂岩,砒砂岩与沙梁之间有一较大的断面, 堆积的黄沙没有将此覆盖住。这些地貌勾起了布赫老师的回忆,他说这回肯定没错了,因为他对这片砒砂岩印象非常深刻。沿砒砂岩向西南方形我们继续寻找,又发现了一处墓葬,暴露出部分墓道,上面的填土疏松虚软。我们轻微挖动了一番,暴露出了清晰的墓道边框,只见布赫老师拿出简报线图、罗盘、比例尺等工具,对这座墓葬进行了详细比对,根据墓道走向,最终确定应该就是M4所在,之后根据M4与M1两者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距离确定出了M1的大致方位和直线距离。最终确定好的M1大体位置正好位于沙梁的顶部,并有几株红柳树木。

  下午我们按时上工,一上工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上午的探沟底下居然躲着一条小白蛇,身躯较小,全身黑白相间,甚是奇怪。因为,我们这些天的工作下来没有发现过任何小动物的存在,这样的小白蛇就是当地的民工也从来没有见过。小白蛇的出现让我们很意外,把小白蛇从探沟中弄出后,小白蛇躲藏的这条探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探沟剖面大部分都是黄白沙土,但是小白蛇躲藏位置的沙土却包含有好多砒砂岩的碎块,土质疏松,像是被人开凿过。我们拿手铲顺势沿砂岩壁一刮,是平整,是呈直线走向的,壁面残存斧凿等开凿工具痕迹,并且约1米宽的另一侧也是较为平整的。这一发现让我们欣喜若狂,心想终于找到墓葬啦。随着工人的清理,一段完整而清晰的墓道暴露了出来。为了减少工作量,我们决定先深挖一段墓道,以找到墓门进行验证。墓门露出后,我们几个相视而笑。

  又陷困境

  8月28日上午临收工前,墓道基本清理完毕,墓门也完全暴露了出来。此时,我们已经挖开了一个距地表深3米多的豁口,仅墓道三面的沙层覆盖厚度就达到将近2.5米,并且沙面直立,时不时有流沙向下流动。见此情景,我们面面相觑,对要不要下到墓葬有些迟疑,生怕下去后墓道上方的黄沙坍塌下来。“还是老汉人下去吧。”关键时刻,布赫老师自告奋勇,爬梯子下去拿手电向墓内探照。“没有壁画!”我们闻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费劲千辛万苦找到却不是带有壁画的M1?等布赫老师上来后,一看手机拍摄的照片,果然没有任何壁画的痕迹。怎么回事?挖错了?脑袋里顿时一片空白。迟疑了一会儿说到:“不行,我下去再看看!”不甘心的我,略带赌气的爬梯子下到了墓道,向墓内一照手电,墓室内三面白墙,确实没有任何彩色壁画,墓葬左侧还堆放着一些棺板朽木和残破的头盖骨。拿相机拍完照后,迅速沿梯子爬了上来,因为墓道的上方厚厚的虚沙子实在让人担心,一不小心坍塌被埋,根本来不及抢救,况且那狭小的作业面也容不下多人同时挖沙。详细观察墓葬照片后发现,这个墓葬结构与简报上所述的M2非常吻合,特别是墓葬后壁内折呈曲尺形的独特形制,与M2简直如出一辙。这是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找到的是M2,不是有壁画的M1!局面再次陷入困境,一切又都回到了圆点,没有办法,只能重来,按照简报M2和M1的相对位置继续找。

  8月29日、30日两天,我们在疑似的位置继续打探沟寻找,M2的西侧、西南侧、西北侧、东南侧,我们都进行了探寻。后来,我们商议,挖探沟寻找太浪费时间,工程量大,决定采用先进的金属探测装备来帮忙。因为,我们此前打探到,当年M1清理完后考古队在墓门位置装上了一个厚厚的铁门,用来保护壁画。只要探测到铁门,那么就能找到墓门的位置。所以,我们兵分两路,我和郑淑敏、王龙继续打探沟寻找,吉仁太和杨俊刚去杭锦旗借金属探测仪。约莫傍晚时分,吉、杨二人带探测仪赶回来了,迫不及待地将设备安装完毕,随即在M2的西北侧进行了探测。上天好像故意和我们作对似的,之前金属探测仪在杭锦旗调试的好好的,完全没问题,一到凤凰山考古工地就不好用了,无论在什么地方探测都发出“滴”“滴”“滴”的警报,完全不起作用。看看天色已晚,只好先收工回去商量对策了。

  初见壁画墓

  8月31日,我们只能还按照此前的传统方法继续打探铲、挖探沟寻找M1的痕迹。在M2的西侧,探沟挖了数条,南北向的、东西向的、东北-西南向的,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砒砂岩的零星痕迹。打探铲时,打到近3米深处,听到“咚咚咚”的声响,只震颤得人手疼,也丝毫不见墓葬的踪迹。向领导汇报完情况后,领导很无奈很失落地说到,“不行就算了,别找了!”我们几人商量完后,每个人心情都很沉重,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好不容易找到M2了,理论上离M1应该很近了,可偏偏就是找不到。最后,我一拍板,“不行,我们继续找,就不相信找不着它!它还能跑了啊!”因此,我们继续在M2的西、南、北等方向继续找。“小高,是不是简报中墓葬线图画的不对,把当时的墓葬位置画错了,以往出现过这种可能吗?”王龙馆长的这一句话说的不无道理,放佛一下点醒了梦中人。“对呀,万一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岂不是白费力气!”脑袋中自觉地出现了这么一句。我对M2四周的地势、地貌进行了仔细观察,发现我们之前的钻探都是按照简报M1和M2的相对位置进行查找,探测位置几乎都处于M2的沙坡下方,地势低洼,而M2的正东侧高处,始终没有仔细打探过。这种低洼地势,既便是沉淀上了厚厚的黄沙,也不太可能有墓葬开凿于此。众所周知,汉代时期墓葬很讲究风水,位置一般多选在居高临下的地势高处,可俯视下方,并且附近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存在有流水。“到上面来几个人探探试试。”果不其然,在挖到30厘米处时,就挖到了人为扰动过砒砂岩碎块。“这是好兆头”心里想着。随着挖掘的扩大,一端清晰的宽约1米左右的墓道暴露了出来。以同样的方法,顺墓道继续向北挖掘,先深挖一段墓道,挖到底部,再顺墓道找到墓门的位置,最后全面揭露。我们哪里等得了,每挖一定深度就要探铲往下探一探,看看是否有铁门。最终,在近墓道底处,我们用探铲直接打到了铁门的上方,只听到“铛”的一声,明显听到了清脆的敲铁声响,这下我们放心了,准没错,是M1的墓门。这时大家长出了一口气,情不自禁的说到“终于找到啦!”

  经过近一周的清理,M1壁画墓葬终于露出了它全部的“真容”。打开墓外铁门的一刻,我们激动不已,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彩色壁画放佛迫不及待地钻入到我们的脑海,和我们来一次穿越的邂逅;而我们也放佛被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引领到了神秘的东汉世界,开启了探寻东汉历史的大门。

 

附件

-

参观须知

一、鄂尔多斯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常年免费向公众开放,请观众朋友在开放时间内凭有效证件领取免费参观门票后参观。

二、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30时(周一闭馆)。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博物馆    蒙ICP备2021000797号-1     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228号   电话:0477-8390997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市博物馆

   

蒙ICP备2021000797号-1

      

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

   

电话:0477-8390997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228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