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担当 砥砺前行 鄂尔多斯文化的传播使者 ——新起点上的鄂尔多斯博物馆工作回顾(2012-2019)

作者 : 窦志斌 李锐来源:     发布时间:2020-03-06 08:40
    
  [摘要] 鄂尔多斯博物馆新馆于2012年初对外开放,是鄂尔多斯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2017年底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新时代,新起点上的鄂尔多斯博物馆紧跟国家发展大局,响应时代号召,以切实落实好国家文化遗产、文物保护政策为己任,高举“传承、保护、弘扬”的旗帜,讲述区域文化故事,不断推动地区文化向前,是弘扬鄂尔多斯文化的传播者。
  [关键词] 鄂尔多斯  大文化  创新  研究
  鄂尔多斯博物馆的前身是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1963年,它于伊克昭盟文化局成立,成立之初挂靠于文化局,是文化局机关的一个小办公室。此时业内广泛流传“一人一椅一锤”的笑谚,却成了当时工作条件的最好诠释。80年代,随着全国第二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到来,鄂尔多斯文物事业迎来了“春天”,代表着地区文化综合性研究机构的鄂尔多斯博物馆应运而生,并与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合署办公,开创了鄂尔多斯文物、文博事业的新篇章。90年代,鄂尔多斯文物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文物、考古、博物馆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博物馆社会影响力快速提升。为适应更加快速、蓬勃的文博事业,原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与鄂尔多斯博物馆强强联合、合并归一、力量归整,形成了更加专业、更加全面的文博平台,以崭新姿态重组、强化了鄂尔多斯地区的文化文物事业。随后鉴于鄂尔多斯青铜器的广泛影响和深远价值,为更好、更深入地发掘这一享誉世界的文物价值,鄂尔多斯博物馆适时调整,再次优势整合,更名为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突出对鄂尔多斯青铜器文化的深挖掘。即便虽辟为青铜器专题性场馆,但工作开展却依旧放眼于整个鄂尔多斯高原的广阔舞台,业务工作也从未离开过这片深厚的历史文化热土。至21世纪初,它一直是鄂尔多斯地区规模最大、最全面的专业研究机构,扮演着地区行业领导者,带领全市的文博工作不断向前,成为了讲述好鄂尔多斯故事的重要角色。新世纪以来,鄂尔多斯经济的惊人、飞跃式发展使鄂尔多斯的文博事业又沐春风。为搞好全市日渐增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适应全市的文化大格局,更加全面深挖鄂尔多斯优秀文化资源,经多方论证,2011年鄂尔多斯市文博机构大调整、大变革,实现了文博机构“三馆一院”建设的新格局。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华丽变身、分化重组,代表着全市综合性、专业化、新面貌的鄂尔多斯博物馆涅槃重现,立足于鄂尔多斯新市区的新舞台上,讲述着自己的鄂尔多斯故事。新起点、新舞台开启了鄂尔多斯博物馆发展的新篇章,同时也赋予了鄂尔多斯博物馆新的使命,新的担当。如何不辱使命更好地服务公众、讲好自己的文化故事、展示好悠久、灿烂的区域文化,是摆在每个博物馆人肩上沉甸甸的担子。
                                                                    鄂尔多斯博物馆
  一、立足内蒙西部,放眼全域,做区域文化的引领者
  博物馆是地区历史文化的缩影与窗口,是一个地区最好的文化承载者。因此,有一个好的定位,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深挖厚重文化积淀,从历史中不断汲取营养,才能更好地展现一个地区的历史全貌,才能使博物馆站的更高、走得更远。
  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三面为黄河环绕,自然环境优越、战略地位突出,自古以来就是历代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长期的多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使这里形成了开放、多元、特征鲜明的厚重文化。农耕与游牧的经济文化形态是这里深厚文化的最好诠释和文化根基。这里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更是南北文化碰撞、交融的必经之所。这里西出黄河即与绵长悠久的“草原丝绸之路”连通,东跨黄河即接燕山长城一线文明;北逾黄河可毗邻滋育厚重的河套文明,再北越过大青山屏障即接广阔的北方草原文化;南过长城更能实现与中原文明的交流与对话。站在这个重要的文化大舞台上,如何背倚广袤的内蒙古草原文明挖掘背后的深厚文化资源,如何更好利用区域文化特点,实现引领地区文化的广域传播的目的,是新时代鄂尔多斯博物馆的使命和出路。近年来,鄂尔多斯博物馆积极投身到内蒙古地区的博物馆建设中来,从更广阔的博物馆空间构建中谋求博物馆的长远发展。在内蒙古博物馆协会的帮助与指引下,共谋共建内蒙古博物馆联盟,积极为博物馆联盟筹建与运行出谋划策,最终包括建成了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海、阿拉善四地在内的内蒙古西部区域博物馆联盟。而作为西部联盟的牵头单位,全盘布局、合理共进,通过积极组织内蒙古西部区博物馆馆际联盟发展工作协调会的形式,有效实现了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海、阿拉善四地的博物馆合力的形成,共建共荣,协同发展。在文物资源共享、协作办展、人才培养、课题共建、学术研究等方面实现了转折性的突破,具有创造性。这既盘活了更加广域的文化文物资源,又能够打破馆际壁垒,使零散的人力、技术、信息汇聚起来,实现了优化整合,走出了一条国内先进而有效的博物馆发展之路。这种工作模式无疑是值得推广的。我们知道,借助内蒙古西部各地的文化文物资源优势联合办展是最基础,也是最易于实现的合作方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借助四地精美的馆藏文物打造而成的“内蒙古西部联盟博物馆藏精品文物特展”就是发挥博物馆联盟积极作用、倡导博物馆共建、壮大博物馆的最好诠释,也是发挥区域文化引领作用的完美例证。(图2)
                                                        鄂尔多斯古代史展主题墙
  二、广开思路、多元并举,大文化、大视野下打造地区文化名片
  博物馆是文化的传播者,是讲述地区灿烂过往的使者,更是一个地区不可或缺的城市名片。作为地区大型综合性场馆,全方位讲好鄂尔多斯的优秀历史故事,多元展示城市的文化内涵,鄂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传统思维里和以往工作实际中,收藏、展示、教育三大功能占据着博物馆的绝大部分工作,在妥善保管好藏品安全的同时,利用既有的馆藏文物、有限的文物资源举办展览,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就是博物馆工作的全部。这种博物馆思维是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此般展览是没有精神内涵,缺乏生命力的,是机械式的灌输教育,是走不长远的。只有摒弃馆藏文物的固化思维,广开言路,博采众长,而不仅仅只着眼于自身的馆舍文物、紧紧抱住文物这片小天地不放,站在地区的大文化、大空间中看待问题、审视问题,利用地区的大文化、大文物资源为博物馆服务,想民所需,补民所短,这样才能使展览形式多样,才能使宣教深入人心、喜闻乐见。
  新起点上的鄂尔多斯博物馆想于斯、行于斯,各项工作正逐渐摆脱固有的思维定式,转变工作模式和方向,向着更加多元、优秀的鄂尔多斯大文化不断求索、深入创新。特别是近几年来,在“三馆一院”新文化格局日显乏力的情况下,鄂尔多斯博物馆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创新求变,引领全市的文博机构不断向前突破。在馆内业务开展上,无论在博物馆建设、田野考古、文物修复、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展览设计、文创研发、宣教推介、古建筑研究、区域文化挖掘等方面都广泛涉及,积极求变。多年多样的业务工作开展使鄂尔多斯博物馆充满活力、朝气蓬勃,使地区文化的责任担当日益凸显,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举例而言,在博物馆展览展示方面,鄂博不再拘泥于馆内文物实体和文物主题,而是更加倾目于鄂尔多斯这片广阔的舞台,向更加深厚的文化积淀不断挖掘,在大文化、大视野的思想指引下别出心裁,创造研发,利用境内优秀而珍贵的古代壁画资源打造出了国内首个可移动的摹制壁画展览,将不可移动的壁画展示变成现实。这是壁画艺术展示、传播的创新探索,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在利用好区域大文化的同时,广泛接纳和吸收社会力量创新办展也是鄂博工作的常态,个人收藏展、现代摄影书画展、现代油画展、民俗文化展、民族手工艺展以及借助重大节庆日举办的庆祝展、党史党建展和利用地区自然优势研发的鄂尔多斯羊绒展、煤炭展,这些都是博物馆面向地区大文化创新探索的优异成果,都是在社会大视野下集社会力量服务于民的重大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是积极向上的、有益的策展素材都可以为博物馆所用,服务社会,教育于民。这种大文化的工作思路势必推动博物馆的长远发展、多元发展、创新发展。(图3)
                                                       博物馆小学生社会教育活动现场
  三、强强联合、横向联动,讲好鄂尔多斯故事
  借助社会力量,与博物馆、高校、科研院所强化合作,是近年来博物馆“走出去”的重要举措,也是博物馆纵深工作的重要体现。如何利用好社会资源、社会成果,通过举办展览、讲座、项目共建、成果转化等形式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和区域影响,是破解博物馆长远发展、活力激发难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鄂尔多斯博物馆在馆际合作、馆校共建方面不断突破、屡创佳绩。在馆际合作方面,如果说2014年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合作的壁画展示是馆校合作、共创展览是这一工作开端的话,那么,随后与四川博物院等11家博物馆联合举办“博·戏——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巡展就是馆际交流合作的完美典范。2018年,鄂尔多斯博物馆与内蒙古博物院一道共建博物馆联盟,形成东、中、西部三区馆际联盟,使区内博物馆交流合作更加紧密,使全区博物馆协同发展变为现实。博物馆联盟平台的搭建是鄂尔多斯博物馆加强区域馆舍合作的又一成果。发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与全国48家博物馆联合组成“黄河文化博物馆联盟”的最新壮举,使得鄂尔多斯博物馆的业务工作、馆际交流合作提升到了前无古人的新高度,为今后黄河文化的大开发、多维讲述区域的黄河文化、展现多彩黄河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馆校共建方面,鄂尔多斯博物馆始终高举“请进来”的旗帜,积极吸纳学校资源与高校力量,不仅与境内的中小学、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馆校共建机制,也在区域外成功搭建起了馆校合作、馆校互动的桥梁。通过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的形式,就展览策划、展览展示、项目共建、文化研究、文化宣讲、课题研究等方面分别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社科联等知名高校院所达成了长效的合作意向,有的研究课题已付诸实践、初见成效。值得一提的是,鄂尔多斯博物馆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从文物、文化角度多次参与到“‘一带一路’主题研讨会”活动中去。通过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主办的“一带一路”主题研讨会,鄂尔多斯博物馆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影响,强化了区域文化宣传,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参会方激烈的思想碰撞,为博物馆的长远发展打开了思路,谋求了发展,为博物馆与高校更加紧密、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带来了必要条件。这些活动是大有裨益的。(图4)
                                      鄂尔多斯博物馆与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四、不断寻找业务突破、提升鄂尔多斯文化质量
  业务研究是博物馆文物工作的基础,也是博物馆工作的升华。没有好的研究基础,就不能讲好文物故事,展览就会失去灵魂,宣传教育就会索然无味,文物藏品就会失去灵魂。因此,鄂尔多斯博物馆历来非常重视业务研究工作,致力于营造学术氛围,打造专业的文博研究队伍。博物馆开馆之初就不断寻找新的业务突破,努力解决如何在固有的思维和工作惯例中突破自我,尝试新的领域研究,不断挖掘潜在的文化资源。经过数年的探索和积累,已基本确立起了几个新的业务方向,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首先,在展陈教育方面,除了原有的既定展览宣传教育、服务公众外,继续深入探索新的展览方向,不断向高校、社会、文化中求解展览思路。如,在浙江大学博物馆团队的帮助与指引下,我们对策展模式、展览形式、展示手段上拓展研究,确立出诸如“秦直道与罗马大道”“鄂尔多斯羊绒与英国羊绒”“草原与江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陈设计。在社会宣教方面,鄂尔多斯博物馆不断研究社会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律,创新宣教方式方法,总结经验、求索创新。通过“流动博物馆”“专家专题讲坛”“小小讲解员”“虚拟展厅”“鄂小博带您听展览” “志愿者服务”“讲解培训”等一系列的宣教活动,使越来越多的社会观众从“参观者”变为了“参与者”,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社会认可度不断攀升,长期而卓有成效的社会活动屡次获得行业嘉奖。
  其次,在业务课题研究上,鄂尔多斯博物馆不断寻找新的突破点和业务方向,不断发掘、发现“业务增长点”,为宣传、传播地区的优秀多元文化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在经费条件限制的情况,数次自筹经费、自立项目,搞科研、创研发,视野也从地区的中小博物馆扩大到整个北方草原的广度。近年来,在内蒙古西部广阔的大文化背景下,一些具有深远意义的项目课题和业务目标已经实现了零突破、新创举。如率先提出“黄河文化探索”、“鄂尔多斯长城文化及长城故事”“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鄂尔多斯石窟”等业务目标;率先打造出了具有转折意义的壁画摹制展览,实现了历代古城址调查研究、清代古建筑拆迁保护、郡王府建筑形态调查研究、古代壁画及木构彩绘资源调查等等不同方向的业务课题。在自主项目研究外,鄂尔多斯博物馆还积极向高校“取经求学”,形成了具有可行性强、影响力远的“鄂尔多斯环境变迁的历史考察——兼谈其及对当代环境问题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墓葬壁画原位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鄂尔多斯高原文化、长城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融”等4个学术课题项目。未来这些课题项目的开展势必将带动鄂尔多斯博物馆的业务研究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迈进。
  最后,在文化产业方面,鄂尔多斯博物馆始终秉承“创新、弘扬、服务”的产业理念,不断创新销售模式,积极采用国内、行业先进的文化创意、文创技术,博采众长,创己特色。通过与国内外知名文创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设计开发出了许多具有鄂尔多斯符号、博物馆特质,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博物馆文创产品真正实现了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火起来”,让观众把博物馆 “带回家”,让博物馆成为人们生活中难以割舍的文化消费。(图5)
                                                                       文创产品
  几年来,随着各项业务的开展,鄂尔多斯博物馆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殊荣不断,佳绩频频。2016年3月,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先进集体(2013—2015)”荣誉称号;2017年9月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2013年至2017年连续5年被鄂尔多斯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评定为“年度实绩考核突出单位”。这些荣誉的取得与每一个默默奉献的鄂尔多斯博物馆工作人员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鄂尔多斯博物馆是鄂尔多斯的城市名片,是鄂尔多斯故事的讲述者,是鄂尔多斯的文化会客厅。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文物事业、博物馆发展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讲话,时代赋予了博物馆更加神圣的职责和使命。新时代下,鄂尔多斯博物馆将继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立足本地特色文化优势,继往开来,砥砺奋进,为文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
  作者信息:
  (窦志斌,男,1966年生,文博研究馆员,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馆长,业务方向:鄂尔多斯历史文化研究,博物馆研究)
  (李锐,男,1978年生,文博研究馆员,鄂尔多斯博物馆副馆长,业务方向:文物研究、文物鉴定)

附件

-

参观须知

一、鄂尔多斯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常年免费向公众开放,请观众朋友在开放时间内凭有效证件领取免费参观门票后参观。

二、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30时(周一闭馆)。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博物馆    蒙ICP备2021000797号-1     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228号   电话:0477-8390997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市博物馆

   

蒙ICP备2021000797号-1

      

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

   

电话:0477-8390997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228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