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黑水城,又名黑城,蒙古语称作“哈拉浩特”,是始建于西夏时期的军事重镇,元代进行扩建,雄踞在阿拉善高原西北的沙漠绿洲和大漠商道之上,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它所体现出的历史文化内涵独具特色,对了解这一地区及周边区域的自然、人文演变过程以及探索这里的过去、现在、未来,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黑水城 历史 价值
黑水城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赖库布镇东南约25公里的荒漠中,历史上这里曾是一片宜于耕牧的绿洲,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水(古称弱水)流经这里,滋养着两岸的土地。
西夏立国后,李元昊将全境分为左右两厢,设置了十二监军司,统率军事力量。黑水城,既是西夏十二监军司之一的“黑水镇燕军司”治所。西夏宝义元年(公元1226年),蒙古大军攻破黑水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在此设亦集乃路总管府,归甘肃行省管辖。“亦集乃”为“黑水”的西夏语称,“亦集”即“水”意,“乃”即“黑”意,元朝沿用西夏旧称,仍名“亦集乃”,后世称为“额济纳”。元亡以后,黑水改道西移,昔日的牧场农田变为沙丘,城郭随之废弃。
今天的黑水城遗址,孤寂的矗立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之中,每一面城墙都堆附着高高的黄沙,有的地方甚至可以顺着堆积如山的黄沙径直登上城头,然后越墙而过进入城中。城址周围几十里内人烟稀少,偶尔有路人经过。黑水城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四周城垣保存较好,东西长458米、南北宽387米。墙体夯筑而成,夯层明显,夯土内夹杂细沙,基宽12.5米、顶宽4米左右,平均高度达10米。城墙顶部沿外缘有土坯砌筑的女墙,内有登城马道7处,四角筑向外突出的圆形角台。东西两墙置错对而开的城门,外有方形瓮城,瓮城门向南开。城垣外有马面20个,计南北各6个(南垣最西一个被毁),东西各4个;马面作方形,有收分,端头翘起。城内至今仍存断垣残壁,范围约略可辨。现已探明,东西向的大街有四条,南北向的大街有六条。大街两侧多为店铺和民居,佛寺遗址散见于城中。在城垣西墙北端和西北角台上,曾建有五座喇嘛塔,三个保存较好,两个已毁,前些年在基础上重建。城内有三座佛塔基址,城外西北有佛塔群,在南城外有佛塔一座,总计二十余座。这些大小不同、残损程度不一的佛塔,使古城更加雄伟,也使这座在大漠中沉寂了数百年的古城更具魅力,令人遐思。东门外关厢地带可见连片的民居遗迹。在城的东北方向存有墓葬群。城外西南方向,保存着一座元代具有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图1)
黑水城正射影像图
黑水城几度兴衰,始终同黑水河有着牵扯不断的关联。黑水河下游是喜马拉雅山和祁连山造山运动形成的盆地,地表由剥蚀中低山、丘陵、山间洼地、洪积扇群、洪积扇、冲击平原绿洲、湖积盆地组成。它东接巴丹吉林沙漠,南邻甘肃鼎新盆地,西达马鬃山东麓,北抵蒙古边界。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的低山、丘陵,海拔1000---1500米,东南部的沙漠地带,海拔1100---1200米。发源于祁连山深处的黑水河,是我国著名的第二大内陆河,全长821公里,流经青海、甘肃,进入黑水城地区后,分为东、西两河,十二个支流,呈扇形流入古居延海,形成了“河湖岸带”“湿地”“荒漠戈壁”“沙漠”四大生态系统。其中除了“河湖岸带”“湿地”生态较好外,其余地面“植被稀疏,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日变化较大,光照充足,多风沙”《元史•地理志》:“亦集乃路,在甘洲北一千五百里,城东北有大泽,西北俱接沙碛,乃汉之西海郡居延古城,夏国尝立威福军”。由此可知,先秦至夏、元时的居延大泽在今黑水城东北,而现在的东、西居延海,也就是苏泊淖尔和嘎顺淖尔却在黑水城的西北。明将冯胜率大军攻破黑水城时,曾使黑水河改道,加之水量减少,原来的一个月型大湖逐渐分离为东、西两湖,且湖面大减。后来,上游又拦河筑坝,使河道多次干涸,造成这一区域生态环境退化情况非常严重。
黑水城一带,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了最初的人类活动。成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中“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和《山海经》里“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的有关记载,是迄今发现对该地区较早的文字记录。战国以降,乌孙、月支、匈奴相继在这里游牧狩猎。西汉武帝时,对匈奴战略转守为攻,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陇西击败居于河西走廊的匈奴浑邪王、休屠王,以其地置酒泉郡,目的在于隔断匈奴与羌人的联系。“其夏,票骑将军复与合骑侯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千里,过居延,攻祁连山,得胡首虏三万余级,裨小王以下十余人”。以后的二十多年里,汉王朝步步为营,将匈奴逐出河西,在沿线建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军事进攻与屯田同时推进。尤其是元狩以后,大规模经营河西走廊,“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解决了粮食供给问题,并设立“居延农都尉”,专门管理屯田事务。郡镇的设置,军队的进驻,长城的修筑,形成了一个扼守河西走廊的巨大防御体系。但是,匈奴并没有轻易放弃在河西走廊长期生存过的良好环境,不时地进行侵扰。
为了阻止和有效防御匈奴南下,汉朝在黑水河下游的居延绿洲上开始布控驻军,《史记•匈奴传》记载,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使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城居延泽上”,另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这一年“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同期开始广筑长城防御体系,今在额济纳境内沿黑水河流域仍可见两汉时期的长城墙体36262米、烽燧157座(含亭)、障城10座、古城8座、关址1座和天田380608米,使这一地区具备了很强的军事防御能力。戍卒的粮草供应,主要依靠军屯来解决,据专家测算,汉时居延屯田达280万亩,并修甲渠、临渠等数10条,使农业文明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隋唐时,在北周宇文邕的大同城旧址基础上修筑城池,唐朝开宝二年(公元734年)在此设置“宁寇军”统辖军务。同时,兴修水利,开垦新田,再一次促使了居延的繁荣。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诗人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巡查军务,留下了“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入汉塞,归燕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的千古绝唱。唐代宗时,突厥攻占河西走廊,甘、凉交通封闭,于是居延古道代替了河西通道,大量的中西使者络绎不绝,来往于沙州---居延---长安之间。(图2)
黑水城航拍图
五代辽宋之时,政治中心主要在黄河中下游一带,辽虽曾占领居延一带,但发展不大。直到西夏占领河西走廊和居延地区后,设置“黑水镇燕军司”,繁荣稳定发展近200年。元代时扩建黑水城,置“亦集乃路”,又稳定发展150余年。夏元时期这里河渠纵横、农牧交错,形成了城镇工商业、城郊农牧业以及外围游牧业的三种经济形态。至元八年(公元1275),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途径这里,他在游记中写道,“从此甘州城首途,若骑行十六日,可抵一城,名曰‘亦集乃'(Edzina)。城在北方沙漠边界,属唐古特。居民是偶像教徒。颇有骆驼牧畜,农业、牧业为主。盖其人不为商贾也。”应该说马可·波罗记载的是元朝初期亦集乃城情况,从出土文献来看,元代亦集乃的工商业是相当繁荣的。
黑水城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迁徙大道的交处,北方草原“丝绸之路”的枢纽,阿拉善高原北端唯一的沙漠绿洲和商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它与汉唐时的居延城和大同城的一样,在巩固西北边防,加强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保障“丝绸之路”贸易畅通和民族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黑水城地居四塞,北接往岭北,南抵河西,西通西域,东至大都,中原的农耕文明和北方的游牧文明以及来自中亚的丝路文明在这里交汇。元朝西进中亚的一条重要通道就是由大都西进亦集乃路,再向北抵草原和林,这条道还可沿河西走廊进入西域中亚。《经世大典•站赤》记载,元代“专备军情急务而设”的纳怜道,由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过黄河,经宁夏往西行,亦集乃是纳怜道上的交通要冲,由这里向北行走约40日,即可抵达岭北行省治所和林(今蒙古国后杭爱省)。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发展和人口增加,祁连山森林资源也不断遭到破坏,致使弱水流域下游的水源不断减少,特别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征西将军冯胜攻破亦集乃城,黑水河改道,失去水利的黑水城最终被漫漫黄沙所吞噬。有学者指出:“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农牧业的替变和农牧交错带的空间移位,还是社会结构和朝代的更替,都与历史时期气候的较大变动在时空上高度融合。”西北地区“古城废弃的时期,往往也是气候明显偏干冷的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土耳其斯坦北部和南部之绿洲,中国西域、敦煌、蒙古、西藏成为外国探险家的乐园,其中敦煌莫高窟、黑水古城等成为关注的焦点,瑞典斯文赫定、英国斯坦因、美国瓦尔纳、俄国科兹洛夫、奥登堡、波塔宁在他们所写的“探险”报告和著作中曾多次提到关于“哈喇浩特”废墟出土有银制器物和其他财宝的情况。波塔宁最早在他的著作中记录了在黑水城的流沙中埋有银器、财宝的传说。其中,收获最大的是科兹洛夫。当俄国人离开黑水城时,一共有四十峰骆驼和科兹洛夫一起踏上了西去的归途,驼峰间承载着举世罕见的大量文献与五百多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除此之外,俄国人还把一些不便运走的大件文物都就近埋在了黄沙里,但是究竟埋在什么位置,埋了多少,至今还是个谜。(图3)
黑水城全景
如果说15万片甲骨卜辞的发现,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信史提前到了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敦煌数万卷遗书重现了从西晋到宋初传抄时代卷轴装书籍多姿多彩的风貌,那么黑水城出土文献则在时间上延续了敦煌文献,展示了十到十四世纪中国各个朝代,特别是一个西北帝国的文化资源。其内容包括西夏语言、文字、历史、法律、社会文学、古籍译文以及佛教经典等诸多方面,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科兹洛夫的发现在学术界引起极大轰动,并且对于东方学中新兴显学——西夏学研究之推动起到很大作用。近几年随着西夏研究的长足发展,人们对黑水城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上世纪80年代,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制作了纪录片《黑水城遗址》首次以影视的手段向世人推介了黑水城。之后中央电视台10频道又制作了《西夏——一个被遗忘的王朝》,其中有不少关于黑水城的内容。1991年,中央电视台在拍摄大型纪录片《望长城》的过程中,于内蒙古额济纳旗绿城遗址内发现两尊彩绘泥胎菩萨像和多种西夏文典籍等一批重要的文物。进入21世纪后,中央电视台又制作了5集纪录片《尘封不住的西夏》。2006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制作多集《新丝绸之路》,其中第八集为《黑水城》。影视中以黑水城演绎西夏,讲述西夏又凸显黑水城。中央科教频道和宁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拍摄的大型纪录片《神秘的西夏》,黑水城文献的发现占有相当大的篇幅。2016年5月,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和宁夏大学西夏研究院联合出版的《神秘西夏》和《正说西夏系列》图书,定位“正说”,既通俗易懂,又不失历史真实,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有人说,今天是历史的延续。历史的沧桑巨变,湖海干涸,绿洲变成沙漠,物是人非,而黑水城作为历史的一部分,留存在了阿拉善的戈壁大漠之中。当下,随着国家向西发展丝路经济带战略的积极推行,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工作的也愈加重视,黑水城,必将会为历史研究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和内容。我们期冀,通过黑水城,能够让更多的人们进一步了解额济纳,了解阿拉善,了解我国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从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附件
-